我想他们并不在乎
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,小农社会的特点是封闭而又割裂。所以对于古时候的老百姓来说,相对于顶层那遥不可及,如同神话传说般的皇权争霸,他们更关心的是地里庄稼的收成,关心谁成了村里新的族长,关心地主赵老爷会不会加租,关心县里派来收费的衙该如何应付
他们就像随风倒的墙头草,从来不会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,而是随波逐流,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统治者的仁慈之上
古代的底层中国人,几乎只有小家的概念,而没有大国的理想
所以在满清灭亡之前的历次外族入侵中,你会发现只要哪个入侵的民族,搞定了旧有的上层建筑,也就是这个王朝的权贵阶层
那么剩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,只需要一点点的小恩小会和怀柔政策,再加上威慑性的恐吓和屠杀,用不了多长时间,底层百姓就会如同骚动过后被安抚的羊群一样,再次变得温驯起来
金灭辽和北宋,蒙古灭金和南宋,清取代明,都是如此!古代的百姓从来不会在乎头顶的皇帝姓什么,他们也没有权利去在乎,他们只能被动的跟随,谁赢他们跟着谁走
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最在意的事是,1、收成。2、租子。3、繁衍。他们一辈子能接触到的最大的官就是县令,而和他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差役,当然如果是那种兵家必争之地,那真是倒了血霉了,所以为什么有现在在那种深山老林里生活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