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信之死的历史真相 韩信被杀的主要原因

韩信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军事天才和奇才,自古以来战无不胜的将军只有两个人,一个是白起,另外一个是韩信。

白起和韩信都是被自己的领导所杀害,白起是被秦昭襄王下令自裁的,韩信是被吕后下令处死的,这里有可疑之处,就是这是吕后的命令还是刘邦默许的。

无论如何韩信和白起一样,都是因为军功太高,功高震主,引起领导的猜忌和怀疑和不满,最后被处死的。

我觉得,白起和韩信一样,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彻底的背叛自己的领导,他们只想打胜仗,除此之外,其实根本没有想过做天下的主人,所以从忠诚度这点来看,打仗特别厉害的人,心里只有打仗这件事情。

其次,打仗厉害的人,基本上都是不懂政治的。

今天要说的韩信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
无论在任何关于韩信的电影电视剧作品中,都有这么一个关于韩信怎么惹怒刘邦的段子,就是韩信违抗刘邦的命令,下令攻打齐国之后,找刘邦伸手要齐王这段剧情。

韩信作为属下,伸手找领导邀功,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大忌,从这一刻开始,刘邦就不再信任韩信了。

而韩信其实说实话,也不该找刘邦伸手要齐王。

用一句电影里面的台词来说就是:你伸手找他要齐王的的时候,你把他给伤了

韩信伸手要齐王就已经是注定要死的人了,这彻彻底底的把刘邦给伤了,你想想以前一个落魄的小将军,得到你的知遇之恩,你封他为大将军在前线打仗,结果他现在飘了,你不给他想要的,他就不顺着你,给你摆脸色看时候,

确实伤了,在刘邦第一次最需要韩信的时候,韩信居然要挟刘邦封他齐王才肯出兵。

而且这不是第一次韩信要挟刘邦,后来垓下之战,也是刘邦答应给韩信加封土地,韩信等人才答应帮助刘邦出兵合围项羽的。

韩信真的不想反刘邦,他只想当真齐王,当个诸侯,但在秦汉大一统的背景下,容不下诸侯王了。

也有另外一种说法。

资治通鉴中汉纪二记载,刘邦和项羽激战最激烈的时候,刘邦围困广武,韩信请求刘邦封他为齐王,刘邦气急败坏,最后是陈平张良踩着刘邦的脚,劝说的。在那时起,刘邦心里已经买下杀韩信的种子了。当时韩信就动了争天下的心思了,但是不敢,因为是刘邦给了他机会展示。后来封了齐王又觉得自己可以争一下,结果还没来得及反就被刘邦发现了,刘邦没舍得杀他,只是降级成了侯爵,结果韩信更不爽,接着反,刘邦没办法才暗示吕雉弄死了,

如今再读历史,原来谋不谋反,统治者从来不会问你的真心,你有谋反的实力的时候就已经是谋反了。政治是博弈论,不是沟通交流。
韩信必死,岳飞必死,钟会必死,吴三桂必死。政治关心的永远都是权力是不是在自己手里,

刘邦和吕后都老了,而韩信却只有35岁,在朝中影响力极大,若是刘邦去世后韩信想反,轻轻松松让天下姓韩,韩信历史上除了刘备 我是想象不到他在谁手上还能活着 ,太年轻 太有实力了 ,这样的人才 皇帝里面恐怕也只有李世民能勉强压住 ,李世民能够勉强压住 还是因为他足够年轻 ,要知道刘邦要死的时候 韩信年龄刚刚好,换谁来 做到刘邦的位置都要把韩信给杀掉的

fbb81e582fa5402e7470cd7d946fea4d072c8699.jpg

anyShare分享到:

相关推荐